close


試讀活動。

我很驚訝。
翻開書以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

白石大哥(個人嗜好)在文後特別註記了他寫這些短篇的過程,時間點和緣由
我試著忽略那些附記以後,想表達出自己閱讀完後最純粹的心得。

第一篇《致二十年後的我》
故事的梗概大致上平順流暢,同樣的新意有人用過
差別在於不同的感動。
也許因為看的當下剛好是現在,很簡單單純的東西
其實一直都在身旁,卻太容易被忽視。

每個人小時候都對自己抱著期望,希望是夢想的種子
也許懷抱的是期待,是渴望逃走的年輕,是不切實際的飛翔
因為未來那麼廣大,所以反而忘記的純真時的自己

不小心就迷失了目標。

白石大哥這次的作品主角清一色是邁入熟齡的壯年男女
回顧過往似乎覺得太幼稚,決定未來似乎腳步又嫌已太緩。
在這樣的尷尬時刻之中
那些貼心還是存在著的,就像用借dvd安慰女主角的安西,

那麼一點單純的純粹,有時候比千金更難遇見
但事實上又是那樣細小的,隨處可拾。

大人的眼睛在哪裡呢
大人的眼睛看見的風景是什麼樣子的呢
大人只看見想看見的東西
因為害怕看不見的一但無法掌控
也許某個部份就會慢慢崩落。

不只是《致二十年後的我》是如此
之後的短篇也散發出一樣的氣息
《即使他知道真相》裡互相欺瞞交織的兩對夫妻
大人的世界,手腕,態度,謊言
隱藏的是熾熱的忌妒心
隱藏的是單純的交易
有時後太過複雜的假象之下
就像孩子打破玻璃一樣,只是想要圓謊。

大人在某些地方,其實也只是孩子。
孩子在某些地方,比大人還要成熟。

因為太想要愛,因為不敢伸手,只敢低聲默默吶喊。
因為太想要愛,所以得到以後,惶惶然不知該如何對待。
因為太想要愛,反而選擇放棄,害怕自己身在迷霧之中再也無法逃脫。

有那麼一些悲哀,卻真實貼切的無以復加。

白石大哥在這方面的描述,更甚於《一瞬之光》
更加貼近,更加赤裸,
少了線條,多了堅實的軀體。

在《愛有多少》中所使用的題材
離婚,外遇,劈腿
透過大人或是孩子或是當事人或是第三者的角度

但主題卻是一樣的。
圍繞著的是淡淡的寂寞,深深的熱情

真正的愛有多少,不需要計較,不需要衡量

至少在敢愛以前,那些都不重要。
至少在那個時間,那個地點,從腦海中浮現的回憶,

是足以令人微笑,而不傷痛的。


透過尷尬的時間點,檢視消失的或是不被允許的愛情
透過尷尬的人物,挖掘出我們內心隱忍的一面








就像是很想愛卻不敢愛
就像是愛了以後卻變了調
就像是在愛情過去以後,重新站起

有很多,也可以沒有。
可以忽視,也可以重視。

重要的是,想愛的心情...........卻別忘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